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云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核心战略。传统IT基础架构已无法满足企业敏捷变化的业务需求,正逐步被云架构模式取代。超融合作为私有云的一种实现路径,可以简化企业对于IT基础架构的管理,对于当下IT能力较弱的企业或需要提升管理效率的大公司分支机构是特别有价值的。据Gartner统计,目前,超融合在中国ICT市场的客户渗透率有20%-50%,是较为成熟的技术。
近日,中国权威ICT研究机构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正式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超融合产品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超融合市场的发展特点和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和行业用户需求及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目前中国超融合市场的发展特点来看,在许多情况下,客户需要为不同的用例部署两个不同的软件定义解决方案,超融合通过增加软件定义存储(SDS)功能可以很好地规避限制集群节点数量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级超融合成为此次超融合技术升级的发力重点,模块化部署,企业级一致性架构,企业级一致性服务和管理为企业IT架构现代化、敏捷性和创新性带来空间。
据《报告》统计,2020年国内超融合市场规模达105.9亿元,增速为36.8%。近三年,随着市场规模基数的增长,增速趋于放缓,但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图1 2018-2020年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及增长
从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企业正在将投资从传统基础架构转向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以便实现更高的灵活性、更容易的资源配置和更低的管理成本。超融合系统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载体,因此超融合下游需求迅速增加。
在信息技术产品国产化与业务应用场景云化浪潮下,超融合在可用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的快速提升,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已经意识到超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纷纷考虑将超融合架构作为未来IT架构的主流形态。据《报告》统计,政务、金融、教育是采用超融合架构较多的行业,其规模占比排名前三位。政府部门存在国产化替代的需求,使得超融合成为虚拟化的潜在替代品。
图2 2020年中国超融合产品行业分布
2021年,我国信创产业实现了全面推广,“十四五”期间信创产业也将持续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与头部企业正展开积极布局,形成以企业为主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扬州驻场服务-网络设备调试-监控维修-南京泽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