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如今的汽车行业,正处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巨大浪潮之中!就像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每一个新的变化都在重新塑造着整个汽车产业的模样。这份报告,汇聚了《罗兰贝格: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破局之道报告:体系革新·价值突围》《国际能源署(IEA):Global EV Outlook 2025》《标普全球汽车:2025年汽车纵览系列报告:纯电动汽车霸主地位之争》等260多份超汽车行业研究报告的数据!
最新的报告合集和解读都在交流群里实时更新,点击阅读原文就能进群咨询,还能定制数据报告,和600多位行业小伙伴一起交流、共同成长呢!
在过去这几年,自动驾驶不再只是存在于科幻电影里,已经从实验室慢慢走进了现实,L2级自动驾驶系统在很多中端车上都能看到,而L4级卡车在高速路上的突破,更是给物流行业带来了降本增效的新希望。电动汽车也不甘示弱,在中国,靠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市场渗透率都快接近一半了!欧洲紧跟其后,美国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潜力也不容小觑。不过,发展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技术成熟度不一样、成本控制难度大、法规还跟不上,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下面,我们就从技术发展、市场格局、成本变化还有实际应用场景这几个角度,好好分析一下这个行业的现在和未来有哪些机遇。
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不同应用场景的发展速度和成熟度差异特别明显。2020年的时候,封闭场景作业车的技术成熟度已经达到3.0分,可城区的Robotaxi却只有1.5分,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所处场景的复杂程度完全不同。封闭场景作业车面对的环境简单、规则,而城区的路况那可就复杂多了,到处都是行人和各种突发状况。
(图表1:全球自动驾驶技术演进路线图(2020-2035))
全球自动驾驶技术演进路线图(2020-2035)图表数据及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到了2025年,卡车高速L4的成熟度达到4.5分,率先实现突破。这是因为高速公路场景结构化程度高,车道线清晰、交通流稳定,算法更容易处理。反观城区Robotaxi,由于要应对行人横穿马路、突发交通事故等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况,成熟度只有3.2分,要实现大规模落地估计还得等5年以上。
在这场自动驾驶的竞赛中,中美两国比欧洲领先大约2年。这主要得益于中美两国更开放的政策和更多的路测数据。比如,中国已经有20多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美国加州的路测里程加起来超过1000万公里,这些都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图表4:自动驾驶场景技术成熟度雷达图)
自动驾驶场景技术成熟度雷达图图表数据及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矿区作业和港口物流的自动驾驶成熟度也相当不错,分别达到4.5分和4.0分。在这些封闭的场景里,车辆的行驶路线固定,遇到的障碍物类型也比较单一,企业可以通过预先绘制地图等方式,大大降低算法的难度。像小松的自动驾驶矿用卡车,已经能在全球很多地方24小时不间断作业了。
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快得让人惊讶,正在改写汽车行业的历史。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在新车销售中的占比达到48%,差不多是美国(11%)的4倍、欧洲(20%)的2倍多。
中国能有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以旧换新”政策的激励,置换新能源车最多能拿到5.85万港币的补贴;另一方面,中国在电池产业链上有成本优势,电池成本比全球平均水平低20%,这让电动车的售价慢慢和燃油车差不多了,消费者当然更愿意买。
(图表2:中美欧电动车渗透率对比(2024-2035E))
中美欧电动车渗透率对比(2024-2035E)图表数据及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欧洲之所以能跟上步伐,主要是因为2025年就要实施的碳排放新规,到时候新车平均CO₂排放要比2021年降低15%,车企为了达标,肯定会加快电动化的步伐,预计到2030年,欧洲电动车渗透率能达到55%。美国呢,因为IRA法案延期的事情不确定,所以增速比较平缓,但随着特斯拉德州工厂的产能释放,到2035年,美国电动车渗透率有望突破50%。
自动驾驶核心部件的成本大幅下降,这为技术的普及按下了加速键。2020年的时候,激光雷达单价要800美元,到2025年预计会降到150美元,5年时间降幅达到82%。这多亏了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实现量产,就像禾赛科技的半固态激光雷达,每条产线都能达到百万台级的产能,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图表3:自动驾驶核心部件成本变迁(2020-2030E))
自动驾驶核心部件成本变迁(2020-2030E)图表数据及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计算芯片的价格也从250美元降到120美元,英伟达的Orin芯片通过优化架构,算力提高了3倍,成本却降低了40%。随着这些核心部件成本下降,系统总成本也从5000美元降到2200美元,这让L2+系统能成为15万元级车型的标配,更多人能享受到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便利。不过要注意,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占比已经升到15%,车企得在降低成本和做好防护之间找到平衡。
报告名称 | 核心结论 | 数据差异 | 原因分析 |
---|---|---|---|
《罗兰贝格: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破局之道》 | 2025年L4卡车商业化比乘用车更优先 | 预测2030年卡车L4渗透率30%,乘用车L4 15% | 场景复杂度和商业化价值不同:卡车单台车每年能节省超10万元运营成本 |
《IEA:Global EV Outlook 2025》 | 中国2035年电动车渗透率85% | 比标普预测高5个百分点 | 统计范围不一样:IEA包含插电混动,标普只算纯电 |
《标普全球汽车:纯电动汽车霸主地位之争》 | 欧洲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50% | 比IEA低5个百分点 | 时间周期不同:标普考虑了2027年补贴退坡的影响 |
能马上行动的3件事: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扬州驻场服务-网络设备调试-监控维修-南京泽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