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端开发者,理解 缓存命中(Cache Hit) 非常重要,尤其在你处理性能优化、资源加载、用户体验提升、离线支持等方面。
缓存命中(Cache Hit) 指当你请求某个资源(比如图片、JS 文件、API 响应等)时,浏览器或其他中间层发现缓存中已有该资源,于是直接返回缓存结果,而不需要再去网络请求。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前端缓存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浏览器缓存(静态资源) 和 应用层缓存(数据、状态)。
字段 | 作用 | 示例 |
---|---|---|
Cache-Control | 控制是否缓存、缓存时长 | max-age=3600 , no-cache |
ETag | 内容标识符,用于比较是否更新 | ETag: "abc123" |
Last-Modified | 上次修改时间 | Last-Modified: Wed, 01 May 2024 12:00:00 GMT |
Expires | 绝对过期时间(已被 Cache-Control 替代) | Expires: Tue, 21 May 2025 08:00:00 GMT |
命中机制简化流程:
浏览器请求资源。
如果缓存未过期(如 max-age
生效) → 强缓存命中(直接使用缓存)。
如果缓存过期 → 浏览器发送带上 If-None-Match
(对比 ETag
)或 If-Modified-Since
(对比修改时间)。
304 Not Modified
→ 协商缓存命中。用于缓存 API 请求或状态数据,例如:
localStorage
/ sessionStorage
:持久化存储。IndexedDB
:复杂结构、本地数据库。例如在 SWR 中,数据缓存命中机制基于 key-value 和 revalidation 策略:
const { data } = useSWR('/api/user', fetcher)
设置合理的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public, max-age=31536000, immutable
no-cache
使用文件哈希名作为缓存破坏手段(Cache Busting)
main.3f3c1f.js
,文件变了名字也变了,浏览器会重新加载。服务端正确返回 ETag/Last-Modified
stale-while-revalidate
)。打开浏览器开发者工具(DevTools):
刷新页面
Network 面板查看请求
看 Status
和 Size
列:
200 (from disk cache)
:磁盘缓存命中200 (from memory cache)
:内存缓存命中304 Not Modified
:协商缓存命中缓存未命中(Cache Miss) 是指在系统尝试从缓存中读取数据时,未找到所需数据,因此需要从更慢的存储介质(比如内存或硬盘)中加载数据的情况。
这会导致访问延迟增加,是性能优化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缓存未命中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强制未命中(Compulsory Miss)
容量未命中(Capacity Miss)
冲突未命中(Conflict Miss)
举个例子:假设你打开了一个网页,网页上的某张图片之前没有加载过——这时候浏览器会从服务器下载图片并缓存起来。这就是强制未命中。下次你再次访问该页面,如果缓存被清除或图片被替换掉了,再加载时就可能是容量未命中或冲突未命中。
缓存命中是前端性能优化的核心手段之一,理解浏览器缓存机制、合理配置 HTTP 头信息、结合应用层缓存工具,可以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扬州驻场服务-网络设备调试-监控维修-南京泽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